车间开到家门口

     秦楚网讯 通讯员顾珊 何仁波 蔡明坤报道: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地处丹江口市北缘,地理位置偏远,基础条件薄弱,无工业企业,属纯农业乡镇,是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中非常典型的贫困大镇。该镇下辖23个村,119个组,4.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237户,13768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6.8%。

     近年来,习家店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精准定位,科学规划,集镇面貌焕然一新,各色产业蓬勃发展,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楚天明星镇”“十堰市文明乡镇”“丹江口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

                                                                                                 一个村:变身“丽家营”

柑橘交易大市场

     走进习家店镇茯苓村李家营,红瓦白墙的新房掩映在青山绿树之中,黑化的沥青路面通到村民的家门口,各家各户门前的小花园姹紫嫣红,垃圾分类收集箱新颖别致;美丽的村庄前,3000亩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里,紫色的薰衣草花海随风摇曳,浪漫梦幻;五彩斑斓的月季,此花未开尽,那花已吐艳;来自周边城市的3000余名游客徜徉在千亩花海中,好一幅平畴沃野、乡村振兴的锦绣画卷!

      茯苓村李家营以前是远近有名的贫困村,黑瓦土坯房,土路泥晒场,户户脏乱差,家家穷铛铛,污水到处流,进村人犯愁,被人戏称为“泥巴营”。2014年,习家店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湖北北斗星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在茯苓村建设3000亩农博园,打造集景观花卉苗木观赏、特优水果采摘、设施农业科技推广、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生态观光园,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

      农博园项目落地习家店镇以来,不仅极大改善了园区内农户的居住环境,而且通过土地流转、村民土地入股分红、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等多种方式,让当地百姓有村民变身“上班族”,一份地赚取两份收入。农博园立足园区优质美景,以花为媒,每年举办“三花节”等赏花活动,累计吸引游客15万余人次,带动周边村民做起“旅游经济”,吃上“旅游饭”,让乡村旅游成为该镇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推进器。

                                                                                                    一条河:水清岸复绿

火爆生态观光游

    “加上河流清淤、水生植物恢复生态等措施,大柏河的水质稳定在二类水标准。”9月15日晚,一条名为《湖北丹江口:让一库清水向北流》的电视新闻消息,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新闻联播》播出,时长1分37秒的电视画面中,习家店镇大柏河清澈的水流静静流淌,蜿蜒着汇入碧波万顷的丹江口水库。

     就在几年前,大柏河还是一条让人头疼的纳污河、黑臭河,河水常年为劣五类。为了守护一江清水永续北送,习家店镇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停全镇唯一的厂矿企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有力打好“源头管控、全域生态、转型升级”组合拳。

    “同步实施大柏河河道整治、污水治理、沿岸景观建设,在提升河流水质的同时,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带动周边百姓脱贫致富。”早在大柏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启动之初,市委常委、习家店镇党委书记苏云辉就提出这一构想。

      现如今,大柏河水清了,岸绿了,大柏河流域的杏花村借势发展“赏花经济”,每年三到四月份,杏花、油菜花接连开放,游客们纷至沓来,当地百姓通过开办农家乐,售卖农产品,极大提高了收入。

                                                                                             一座城:破茧终成蝶

治理后的大柏河流域

     清晨,伴着洒水车上《走进新时代》的欢快乐曲,习家店镇开启了崭新的一天。漫步在习家店镇干净整洁的街道上,道路两旁整齐地停满了车辆,成排的梧桐树与一栋栋高楼相映成趣;走进习家店镇习家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70余栋红瓦白墙的易迁新房,鳞次栉比,巍然林立;安置点广场上,老人们三两成群,悠闲地沐浴着冬日的暖阳,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

     “40年前,我们镇上还都是土房子,出门都走泥巴路,被人称为‘烂泥湾’,哪像现在不仅住上了200平米的楼房,而却出门脚不沾泥,夜行不用带手电筒,闲暇时还能去广场坐坐,这是以前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习家店镇生活了60多年的老人习明玉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该镇按照“建设中心、对接十堰、辐射周边“的整体思路,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突出特色”的原则,对城乡一体化建设进行高标准规划。在集镇主河道大柏河西侧新建标准化成套住宅76栋、1044套,安置外村进镇农民1044户、3640人。新建一座占地面积100亩的高标准生态植物园,10余处集镇广场、街头游园,为百姓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对集镇老区实行“三线”入地改造,道路全面黑化并划出标志线,设置交通信号灯。新建集镇新区道路3条、1.5千米,架设桥梁4座。扩大改水规模,新铺设供水干管1.5千米。铺设天然气管网5千米,让集镇居民都用上了天然气。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实施扩能提标改造,污水处理能力由原来的1500吨/日扩能到3000吨/日,规范垃圾处理场运营,新建标准化公厕10座。在集镇新区新建六年制完小1所、幼儿园1所、卫生室2个,基本满足了进镇移民就近入学、就医需求。新建了1个占地70亩的大型柑桔销售市场、1个综合汽修厂、2个红白喜事经办场所,既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问题,又解决了进镇农民就近务工就业问题。

                                                                                            一方人:安居又乐业

易地扶贫搬新居

     “现在生活好啊,不仅从农村搬到了集镇上,住的还是国家免费盖的房子,生活可安逸了......”茯苓村的李老汉,今年61岁,当了几十年农民,半辈子都在和土地打交道,没想到在自己花甲之年,不仅把家里的5亩土地都流转出去,每年尽挣2000多块钱的土地流转费,而且搬到了集镇习家庄安置点,住上了125平方米的房子,彻底从农民变成了市民。

     从农民一跃成为市民的不仅仅是李老汉,得益于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全镇四分之一的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免费住上了集镇的新房子,一举迈向了新生活。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关键。为解决易迁贫困户就业发展问题,习家店镇党委坚持安置点建设与产业发展“一盘棋”考虑,在安置点对面建设鄂西北最大的柑桔交易大市场,吸纳集镇贫困户在大市场内从事柑桔打蜡、清洗、分级、包装、转运等工作。同时大力推进扶贫车间建设,建设3000余平方米的扶贫车间,配套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免费为务工人员提供吃饭、住宿的地方,方便群众在扶贫车间就业。目前已有浙江、福建、十堰等3家企业入驻办厂,可提供1000余个就业岗位。安置点内还设有垒球棒球扶贫手工作坊、仁用杏扶贫加工车间、巧姐扶贫电商超市等扶贫车间(作坊),让广大贫困户下楼就能上班、出门就能挣钱。

     古语有云,“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美好生活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站在新的历史征程上,习家店镇干部群众将握紧干事创业“接力棒”,跑出令人民满意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