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枚珍藏在丹江口市博物馆的古象牙化石长3.24米。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何利 通讯员 张朝峰

丹江口市博物馆内存放着一枚古象牙化石,后经认定,这枚象牙化石竟然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长的剑齿象门牙化石。

在汉江河畔的习家店镇发现出土这么一枚古象牙化石,有着怎样的意义?有学者研究认为,这枚象牙化石或许能从另外一个角度,证实人类“亚洲起源”这一学说的科学性。

迄今最长剑齿象门牙化石在习家店

在丹江口市博物馆展厅里,存放着一枚长3.24米的古象牙化石,一旁的配文显示:这枚化石是剑齿象的门牙化石,而它的出土地点,竟然就在丹江口市的习家店镇习家庄。

在灯光的照射下,这枚古象牙化石反射出淡淡的幽光。透过化石背后的巨幅剑齿象生活环境还原图,似乎能将人们带回数百万年前那个剑齿象等古生物群活跃的时代。也许那时候的丹江口市,或者整个十堰地区,都生活着剑齿象和人类的祖先——古猿人。

资料显示,这枚古象牙化石长3.24米,中部直径0.25米,总重量为200千克。牙根处呈现不规则圆形,中段剖面呈扁椭圆形,釉质层发达,厚5毫米,表面有年轮状龟裂纹,呈灰黄色。齿质层为灰白色,牙呈弯曲状,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剑齿象门牙化石,专家鉴定距今大概为100万年。同时有古生物专家推测,能拥有这么大的门牙,这头剑齿象的身高至少有三层楼房那么高,身长则应该有8米多。

为了纪念习家店镇的这一考古发现,习家店镇还于2008年在集镇上建起了一座占地5000平方米的“大象公园”,一头高5米、长7米,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大象雕塑也成了该镇的“镇标”。

神秘剑齿象门牙古化石发现始末

其实,这枚巨大的剑齿象门牙化石,最早在1977年就被人发现,只是那时候还没有人认出它是什么东西。据习家店镇习家庄附近的多位村民证实,1977年,当地村民们在距离河道不远处的山坡上修挖水渠时,就挖出了这枚“灰不溜秋”的大家伙。

“由于渠水冲刷,渠道旁边的土层崩塌,就露出了这个碗口粗的‘桩桩’。”由于村民们没人认识这个既非石头又非木桩的东西到底是啥,于是有人就给它命名为“桩桩”。随后这个“桩桩”在水渠边矗立了很长时间,一直到1984年秋天才被“识货”的人认出了真面目。

1984年9月22日,原郧阳地区文物考古队的工作人员到习家店镇进行文物普查。原郧县博物馆馆长王正华在收集古文物线索时,有村民突然说出了这个“桩桩”的线索。在村民的带领下,王正华一行人立即赶到水渠边,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个“桩桩”是一枚古象牙化石。

当时秋雨连绵,附近的河水暴涨,大量的渠水正不断地冲刷着这枚古象牙化石。王正华一边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一边组织人力开始进行抢救性发掘。一直挖到9月28日,这枚巨大的古象牙化石才被全部挖掘出土。在两辆农用拖拉机的帮助下,这枚古象牙化石被连夜送到了河的对岸,并于9月30日被安全送到丹江口市博物馆。

经考古专家的详细测量发现,这枚古象牙化石,比1973年在甘肃合水发现的世界最大黄河古象门牙化石还要长21厘米,为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古象门牙化石。

百万年前的习家店或有猿人居住

古剑齿象门牙被发掘出土后,考古专家们并未就此作罢。几天后,他们对发现古象牙化石的地方进行了深层次发掘,结果发现,在古象牙化石层下面,有一个面积约16平方米,由鹅卵石铺成的石头层。这些卵石全部为火烧之后的灰黑色,而且现场发现了大量的碳屑、灰烬等物质。

综上所述,考古学家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这头三层楼高、长约八九米的剑齿象,是被古猿人捕猎后用火烤熟并分食的。

在一个由古代猿人和剑齿象共同生活的地方,那自然少不了古猿人和剑齿象生活所必需的生活环境。由此古生物学家和考古学家们又有了新的推测——丹江口市习家店一带,曾经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是古猿人和剑齿象等远古生物的一处栖息地。

根据这些推论,我们不难想象当时的一个自然画面:在百万年前,汉江上游的河水静静流淌着,流经丹江口市习家店镇附近,然后汇入丹江与汉江的交汇处。但由于造山运动,当地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初的原始森林越来越少,林中的食物也越来越贫乏。已经有了原始智力的古猿人们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开始制作简单的工具,在林子里四处捕猎野生动物。

一天傍晚,一头落单的剑齿象到河边饮水。而此时,附近的树丛中一个古猿人探出脑袋,向剑齿象所在的位置警惕地张望着。古猿人发出一声召集同伴的叫声,紧接着,大群古猿人很快包围了剑齿象。大量木棒、石块等古猿人制作的工具,瞬间将剑齿象打得遍体鳞伤,倒地不起。最终,剑齿象被古猿人杀死,并成了他们的美味晚餐。

如果这些推论成立,整个丹江口市乃至十堰市的历史或将被赋予新的内涵。

或为人类“亚洲起源说”提供新证据

说起这枚古剑齿象门牙化石,还有一个衍生的关联话题,那就是人类起源学说。人类起源于何时何地?世界上的古人类学家意见不统一:有“起源非洲”的一源说;有“起源非洲、亚洲”的二源说;也有“起源亚洲”的一源说。

随着近年来的探究考证,越来越多的古人类学家开始支持“亚洲起源”这一说法,他们认为,人类是起源于亚洲,在汉江流域演化并走出汉江,走向世界。也就是说,汉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而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发现剑齿象门牙化石这一事实,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一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各国古人类学家经过研究后普遍认为:最早的人类起源于新生代,而人类的进化大部分在更新世。到1970年,各国古人类学家才基本承认人类的远祖是腊玛古猿,将人类的起源提前到1000万年前。人类起源的谜底,深深埋藏在新生代、更新世早、中、晚期的地层中。

国内外学者一般都认为,人类是由猿进化来的。大致经历了从腊玛古猿、南方古猿、直立猿、早期智人、晚期智人这五个漫长的发展进化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新、老人类学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人类起源于亚洲南部的证物:在印度出土腊玛古猿、西瓦古猿化石后,紧接着是云南禄丰古猿、开远古猿化石问世。

■相关链接

汉江流域是古人类和大象理想的家园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著名古人类学家吴汝康认定:禄丰古猿是非洲古猿的祖先。这一认定为人类起源亚洲的说法奠定了基础。即早在1400万年至300万年前的远古时代,人类远祖在亚洲生活,由于喜玛拉雅山造山运动,山川、地理气候聚变,顺应自然的古猿开始多向性地向外部地域辐射。

在秦岭南麓汉水之滨的郧县(现郧阳区),1989、1990 两年,先后两次出土两具人类完整颅骨化石,贾兰坡教授初步观察为距今180万年的南方古猿。经中、法两国科学家计算机技术研究:“郧县人”2 号颅骨脑量为1065 毫米。郧县梅铺龙骨洞发现三颗猿人牙齿化石,经吴汝康、 董兴仁研究命名为“远古人类郧县亚种”,时代为更新世早期,比“北京猿人”早50万年。

与郧县梅辅相距20公里的汉水流域(豫西)淅川发现了13颗人牙化石,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其中有的牙齿像北京猿人而与南方古猿不同,有的介乎北京猿人与南方古猿之间,有的与南方古猿牙化石相吻合,淅川、梅辅人牙化石的数据均在南方古猿的变异范围之内。而从与郧县相邻的郧西县白龙洞中出土的8颗猿人牙齿化石,经考证,比梅辅猿人晚,与“北京猿人”时代相同。

秦岭北麓,1963、1964年接连发掘的猿人下额骨、牙齿、头盖骨被命名为“蓝田人”,距今76万年。 印度,中国云南禄丰、开远、湖北三峡、汉水流域的郧县、郧西县、淅川县蓝田……直到北京猿人,一连串的猿人颌、颅、牙化石的出土发现,构成了一道人类起源的分布图。同时也勾画出了从距今400万年前“禄丰人”(1400 万年至300 年前)到50万年前这段时间里,人类祖先由南向北繁衍的年代递减趋势。

于是有专家提出了这样一个假想:中国云贵高原上的禄丰、 开远古猿(距今1400 万年至300 万年)在向人科转化过程中是一源头起源,两支发展的。向西北到非洲方向的一支转化为猿类和人属南猿(距今200万年);向东北到北京方向的一支转化为猿类和人属南猿。从云南北上,人属南猿经过长江三峡“巫山人”(距今204 万至201 万年)、汉江上游的 “郧县古猿”、郧西县、淅川县(距今180 万年至50 万年不等)、 黄河流域的蓝田猿人(距今76 万年)、北京猿人(距今50万年至15万年)。

人类在这条北上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唯独在汉水上游,即豫西的淅川、鄂西北的郧县、郧西县三个相邻县出土人类化石地点最集中、数量也最多。这一事实告诉后人:180万年前的郧县南猿在汉江流域渐渐演化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在演化过程中不断从汉水两岸向中国的四面八方发展,直到进化成为古人、现代人。可以佐证的是现馆藏于汉水上游的许多象牙化石。特别是在习家店发掘的古象牙化石,它告诉世人,清澈的汉水、温暖的气候、丰富的食物,在110 万年前是人类和大象等动物理想的生存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