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 通讯员 谢胜报道:“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个原本停留在笔者脑海中古代南北朝《木兰诗》中的场景,如今却在羊尾镇集镇中沟二街的锦宏服装加工车间真实的上演着制衣故事,一个占地近400平米的服装加工扶贫车间建在了集镇中心地段。

    “如此大规模的扶贫车间是如何说建就建成的呢?它生产哪些产品?收益怎么样......”带着这些疑问笔者采访了3位亲历者。

                                                                                     刘红:先办起来再说

     初见她的第一眼,一脸憨厚的笑容隔老远就让人感到亲切。她就是刘红,这个在外闯荡多年回乡成功创办服装加工厂的42岁憨厚大姐,现如今已有了属于自己的公司——郧西县锦宏服装加工有限公司。

    “早些年压根就没有精准扶贫这个说法,家里穷的叮当响,自家地又不强,靠地吃饭是没有啥盼头,为了生计只能舍下家人跑到外地打工挣钱养家”回想起当初的往事,刘红的双眸忍不住泛出了泪花。很快她进入了一个服装加工厂,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她从学徒开始一点一滴干起,慢慢有了一定的积蓄。“后来娃子大了,在外地上学又不方便,在老家又没人照顾,思前想后还是回家好好把娃子抚养大,大不了回家自己办厂”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回乡的她找到了村委会,“没想到村上这么给力,还没说完自己的想法,村上干部就爽快的答应帮助我争取扶贫政策,找厂房让我的想法早日落地”。

     “老实讲,当初办厂子的想法心里也没底,就想着村里有这么多同龄妇女和自己一样在家带娃子,娃子上学后有很多空闲时间可以利用,自己多年在外学的服装加工手艺可以派上用场,以后的路咋走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就想着有这么好的政策扶持先办起来再说!”望着厂子里应接不暇的订单,刘红讲述着他的心路历程。

                                                                                  张和萍:照顾家庭赚钱补贴家用两不误

     “当初她到村委会找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就感到很惊讶。”羊尾村计生专干张和萍回忆着当初的情景“听完她的想法后,村委会立即组织专班对上衔接政策,对下积极寻找厂房,最后比较顺利的把厂子给办起来了”

     现如今,随着锦宏服装扶贫加工车间的建成投产,集镇周边在家空闲的妇女尝到了甜头,纷纷前来报名参加。“我们在这里先是免费培训,要是觉得合适就可以选择留下来,干活是按件付费,干多少拿多少,同时上班时间灵活,离家又近”正在锁边的刘大姐一边麻利的操作着机器一边向笔者说到。

     “这个服装加工厂真是带来了不少正向效应,周边贫困户家中的妇女可以就近学到一门手艺,凭着自己的本事挣钱致富,同时大家伙有事干了,以往七长八短的邻里矛盾少了,人情来往氛围也越来越清爽了,对我们村移风易俗都有不小的作用呢。现在村里留守妇女真正有渠道可以实现照顾家里老人小孩和挣钱供家用开支两不误”村计生专干张和萍乐呵着向笔者说到。

                                                                                     王运久:贫困群众变上班工人

     “这个扶贫加工车间的建成我是很有感情的,前前后后看着它办成”该镇扶贫办工作人员王运久边翻阅着锦宏服装公司的申报材料边向笔者讲述着服装加工厂的带贫减贫故事,“该车间主要采取来料加工的方式进行订单式服装加工,生产的产品有男士夹克、衬衣、校服、劳保用品、工厂厂服等,销往襄阳、安康、上海等地,全年可实现产值近200万元。现有工位80多个,吸纳周边贫困户50多人在车间稳定就业,让广大贫困户摇身一变成为了上下班的蓝领工人,人均可增收5000元以上。”

     经笔者了解,该镇在精准扶贫推进过程中,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按照“县抓主导、乡建特色、巩固现有”的产业发展思路,出台本镇特色产业奖扶办法,大力发展高山有机蔬菜、订单种植黄皮椒等特色产业,着力培育羽毛毡、红薯粉条、汉江奇石、锦宏服装加工等特色扶贫车间,同步建成竹藤编、织女绣扶贫作坊(车间)23个,注册扶贫合作社35个,实现合作社村村建社全覆盖,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户入社全覆盖,走出了一条变“输血”为“造血”的产业扶贫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