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谭祥军 特约记者 郭军 报道:2010年4月,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游览万里长城时,曾问陪同的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董耀会先生:“这是不是中国最早的长城?”董耀会回答说:“这不是,中国最早的长城是楚长城!”据考证,楚长城比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筑的北长城要早300多年,被尊称为“长城之父”。

有关专家经过考察认为,楚长城主要分布在豫南的平顶山、南阳、驻马店、信阳4个地级市的25个县(区)。可还有很多专家认为,楚长城绵延460多公里,应该是由北向南经过陕西白河、旬阳、平利、湖北竹山等,乃古代秦国与楚国的边界之地。关于楚长城的确切位置,长期以来争论不休,各方研究人员大都倾向于自己家乡的长城是楚长城。在竹溪,一直以来,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虽然未能拿出让人信服的证据,但都认为关垭就是楚长城,那么到底关垭是不是楚长城呢?

  “朝秦暮楚”的关垭

提到陕鄂长城就不得不提关垭,位于竹溪县蒋家堰镇与陕西省平利县长安镇交界处的关垭,汉白公路(汉中—安康—白河县)穿越而过,只见公路通到省界时,赫然被一段水泥做的长城挡住。汽车穿越城门洞而过,城门洞上方是两个奇怪的魏碑体大字——“关垭”。

爬到水泥制成的长城上,极目四顾,能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堵墙,而是有好几道,呈一座城的形状,类似于一些古城池的“瓮城”。当地人认为这就是“楚长城”,竹溪县人民政府在此立碑曰:“秦楚边际山脉绵延陡峭,此地隘口成要塞,两山对峙,一道中通,称关垭。”

从远处看,关垭形如一个马鞍,它的前方是正南面,连接着山宝寨;它的北面即马尾巴处,连接着擂鼓台,群雄争锋的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秦楚交战的重要关塞。

据史料记载,关垭当年是秦楚交战的地方,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当秦军打来的时候,就换上秦国的牌子,插上秦国的旗子,穿上秦人的衣服。晚上楚军打来,则换上楚国的牌子、楚国的旗子,穿上楚人的衣衫,这是一种为了保护自己、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而不得不采取的生存智慧,因此也就有了“朝秦暮楚”的说法。

其实,在很早以前,秦楚之间并不交界,至少可以说在关垭这个地方不搭界,秦楚之间分布着许多诸侯国。此关垭并非楚国拥有,而是属于当时处于秦楚之间的另一个诸侯国——上庸。

公元前611年,楚国大旱的时候,介于秦、楚、巴三强之间的庸国趁机攻楚,不料反被以楚为首的多国部队所灭。巴国在战争中获取了鱼邑这块土地。而秦国从关垭出兵攻打庸国,撤军时为了联合楚国对付晋国,将关垭留给了楚国,秦楚这时有了交界。

有关专家认为,此时楚人为了保住关垭这一带的安宁,防御秦国的进攻,就采取了一个长久的万全之策,那就是修筑长城。楚长城建于战国末期,因年代久远,大部分城墙早已塌陷而不复存在,只在附近留下了遗迹,但在位于鄂陕两省交界的山梁上,断断续续还发现四百多公里的遗迹。

对此,也有不少的历史和考古学家提出了异议,首先一条是如果楚长城就是位于陕鄂交界,为什么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呢?

现在可以找到的正史只有《左传》中记载:“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这也就是说只有楚方城的记载,但仅仅凭借“楚有方城”就认定方城即是长城,多少有点牵强,况且具体的位置仍然没有确切的记载。

此外,还有专家质疑:楚国是否需要在陕鄂边界修长城?以楚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综合考量不可能修筑楚长城。秦楚二国虽有根本的利益冲突,但相对中原各国,大体上二国关系比较友好,再加上陕鄂边界多为山地,工程量巨大,四百余公里的长城,即使凭楚国鼎盛时期的国力,也修不起。这就是说,关垭子长城并不是楚长城。

 十堰有没有长城?

长城是中国古代一系列规模庞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至明代历经十余个朝代,横跨东北、华东、华北、西北的十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87年,长城因其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一直以来,有关长城的确切长度、所经地域等具体家底尚不明确,为此,国家文物局制定《“长城保护工程(2005-2014年)”总体工作方案》,进行长城资源的科学普查。

2012年6月,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完成了长城的认定工作。根据认定,我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公里,长城分布于北京市、天津市、河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1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然而,记者发现认定的名单中,竟然没有包括十堰在内的湖北省。

提到湖北长城,人们自然有诸多的疑问:湖北现存的长城遗迹到底是哪朝哪代修建?它是不是史上最早的“楚长城”的一部分?目前这些问题仍没有确切答案。武汉大学考古系教授余西云称,目前竹山县、竹溪县、房县、郧县、郧西县均有发现古城墙遗迹的信息,但未最后确认为“楚长城”。余西云认为,属于东周庸国的竹山、竹溪古城墙遗迹很可能是庸长城,而庸为楚灭,这段长城后来成了“楚长城”。

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长城志》总主编董耀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认定的名单中,只能是一个阶段性的认定。“或许在下一个阶段性的工作中,湖北会有惊喜发现。”他认为,十堰或许有长城的遗址,但还需要将来深入考证。

而竹溪旅游局一官员则称,一直以来,由于受到资金和人力条件的困扰,关于关垭长城的考察工作,一直未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而竹溪民间有很多考古爱好者,大多认为关垭就是楚长城,但却不能拿出让专业人士信服的证据。不过竹溪官方更倾向于将关垭长城定性为东周古长城,这比楚长城还要早上几百年,不过这需要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证明。

  明清时期抵御白莲教的关隘?

2011年春,为了配合国家长城资源调查,湖北省启动早期长城考古试掘。十堰市博物馆受湖北省长城资源办公室的委托,也对此地进行了考古试掘工作。

十堰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刘志军及其团队,在竹山、竹溪等古城遗址的考古试掘工作中,也只是发现了极少量的瓷片、陶片和锈蚀严重的铁器,通过对这些瓷片以及铁器进行鉴定,发现其年代均在明清时期,而除了这些东西,遗址内外别无他物,这也就是说,这些遗址的年代,大概在明清时代,根本谈不上唐代甚至汉代了。

此外,根据《平利县志》记载,自古有一条从陕南重镇汉中到华中枢纽武汉的古驿道,陕西省境内称之为“南郑官马大道”,起点在汉中南郑县,终点就是关垭。鄂西北与陕南的州府官署驻地,均在汉水沿岸,如襄阳、郧阳、安康、汉中,尤如汉水中上游四颗耀眼的明珠。而关垭就是这条大通道上最重要的一个节点。

明末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明王朝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佥都御史卢象升也来到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面对汹涌如潮的义军,将其在河北推行有效的山寨防御之法,完整地移到了十堰地区。关垭作为战略通道,无疑不会被他们忽视,他们是这一方土地上杰出的能臣干吏的代表,以时代为己任,以流芳千古的追求,在关垭两侧山岭上修筑了大量的山寨以保护其治下的人民。

于是,大量的山寨便根植于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耸立于高山之巅,至今仍为人们所仰望。以关垭为核心的鄂陕山脊的边境上,密集的山寨在关垭两侧展开,与险要的悬崖峭壁共同形成了一道防御屏障,更是一道人们心中安居乐业的心理长城,许多年以来被这里的人民所景仰。这就是广为流传的“楚长城”,关垭就是这座长城上最雄伟的通关大门。

据史料记载,清代嘉庆元年正月,白莲教起义首先爆发于枝江、宜都一带。宜昌、襄阳、郧阳诸府白莲教众纷纷响应。鄂西北竹山县城被起义军攻占,房县县城被围困,竹溪县境也出现数支起义武装,湖北省西北部的竹山、竹溪、郧县、郧西诸县相继被白莲教军控制,陕西兴安府属诸县也受到冲击。白莲教军流动作战于鄂、陕、川诸省之地,往来无常,使清廷大感棘手。于是,清廷一方面调动官军围剿各股白莲教军,另一方面官员上疏请陕、川、楚三省推行修筑堡寨、团练乡勇和坚壁清野之策,得到清廷批准。嘉庆五年春,新任陕西巡抚陆有仁饬令平利、旬阳、白河三县官府,督率乡勇沿陕鄂交界大山砌筑边墙,堵塞山间隘口;嘉庆五年四月二十日,白河县令严一清率先兴工营造边墙,其规划长度达三百余里。同年六月,旬阳、平利二县也兴起筑边墙之役。

如果按此说法,陕鄂交界的这段城垣,只能是明清时期的防御工事,绝对不可能是楚长城。

前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罗哲文在《中国文物报》上也针对“楚长城”争论发表文章说,由于历史的争论和近来一些专家学者发表了一些不同的意见和论述,在未找到科学依据之前,均不得加以裁决。

其实,不管历史真相到底如何,当前迫切需要的是保护好这些历史遗迹,现存各地的楚长城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近年来矿区开发尤其是开山采石,对其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保护好这些文物对于今后的研究都是不可替代的活教材,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